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南京地铁项目部以文化人,“凝聚”项目履约“青”力量

发布日期:2024-05-31 信息来源:四公司 作者:伊亮年 摄影:安静 字号:[ ] 分享

在条件艰苦的施工企业,如何让职工有热情、有干劲、有奔头?南京地铁11号线项目部注重对员工的精神关爱和思想引导,对项目“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永争第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打造了职工和项目的双向奔赴,实现了个人成长和项目高质量履约的同频共赢。

“爸爸真棒!我也要在大学校园继续好好学习,争当王牌学生。”2023年,南京宁句轨道交通项目被评为“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项目经理赵涵滢的爱人和刚刚步入大学的儿子看着沉甸甸、金灿灿的“小金人”,双双竖起大拇指。项目自建设以来,一路飘红,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认可,让赵涵滢深为感动,“无法陪伴家人的内疚和歉意在这一刻被成就感驱散了,为能给孩子做榜样感到骄傲,更为工作在这样有温度的大家庭里感到幸福”。

自进入南京区域轨道交通市场,项目团队坚持文化引领,注重对员工的精神关爱和思想引导,在“宁句”项目部形成的“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永争第一”文化理念,以及到南京地铁11号线对“凝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打造了职工和企业的双向奔赴,实现了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的同频共赢。

“凝聚”基因的传承与创新

打灰,是土木专业学子的自嘲。2020年7月,从郑州商学院毕业的房宣成分配到南京宁句轨道交通项目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工地上不仅条件恶劣,每天面对的都是重复工序,初入职场的房宣成对未来产生了迷茫和困惑,那段时间他整个人无精打采,工作也常出岔子,脑子里想的就是辞职。

时任项目党支部书记李德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找机会跟他聊天谈心,聊眼下的问题,谈未来的规划。聊天中没有大道理和口号,李德全以过来人、老大哥的身份回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故事,对比现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分析企业这个平台对年轻人成长的作用,展望职业规划的美好愿景。

李德全言语中流露出的对投身轨道交通建设的热爱与执着,项目部老员工们对企业的自豪感,都让房宣成感到震撼。“他们身上的使命感、那种以企为荣的劲儿,很吸引我。”

从“水电人”的血脉传承,到南京轨道交通市场“王牌军”的立身扬名,项目部逐渐形成了“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永争第一”的文化,把这一文化渊源与发展历程紧密结合起来,探脉寻根,每次大小会上都会提到“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永争第一”,让“凝聚”文化深植人心,成为南京项目员工牢记的精神财富。

房宣成逐渐调整心态,重新燃起热情,在工作上取得优异成绩,从宁句项目到南京地铁11号线,已经成长为项目工程部副主任的他已是青年员工的榜样。

党建和生产经营不存在“两张皮”

项目部总工程师张俊超是个技术大拿,当初项目要成立党建创新工作室,他打心底不理解,认为是“形式主义”。

工作室成立后,项目部微创微改小发明“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试验撮子”出尽了风头,尽管只是小小的发明,但是在施工及检测时更加方便快捷、灵活、实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像原始铁锹那样混凝土从铁锹的两侧撒落在地上,干净环保,还有效解决了浪费的。

张俊超直言没想到。“微创微改小发明以及QC课题攻关原本大家都不太重视,因为能力、时间问题完成的效果也不理想。职工创新工作室把科技攻关工作进行了统一管理,由项目党员领衔,列出推进清单,调动全项目力量,进行研究攻关,效果十分明显。”

由公司牵头成立的“职工创新工作室”于2023年9月在项目部挂牌成立。紧紧围绕基层党建示范引领、区域党建探索创新、全员岗位创新创效、企业文化延伸推广、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五大目标”,着力打造成助力项目创效、延伸“凝聚”文化的红色中心、工程项目建设的研发中心、基层人才队伍的孵化中心。

职工创新工作室始终坚持把生产经营重难点作为“突破口”,把业务工作的薄弱环节作为“着力点”,想方设法点燃职工创新创造的激情,激发大家的“金点子”,成为解决党建与生产“两张皮”的有效路径,是全线唯一获得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微创微改”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的项目。

人才培养凝聚“青年力量”

最近,南京地铁11号线项目青年突击队获得由公司颁发的“青年突击队”荣誉,突击队成员成了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发现青年人才,着力于技术革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些都离不开人才。”项目经理赵涵滢对记者说:“高素质人才队伍是企业蓬勃壮大、自立自强的动力源泉,是激活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自进入南京市场以来,项目部在人才激励机制建设方面不断摸索优化、迭代升级,围绕“以能力为基础、以业绩为依据、以贡献论英雄”着力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员工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项目党支部牢牢把握党建工作的切入点,着力推行“党建助推人才成长”计划,发挥党建优势,以党建带团建,抓好理论培训,重点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文件精神,为项目建设和创新发展凝心聚力。

“团员青年占比达60%,我们致力将项目打造成人才的‘蓄水池’,进一步深耕项目人才培养工作,抓实、抓牢、抓细项目职工管理的各个环节,增强员工综合实力,为公司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在项目全员大会上,党支部副书记安静对此提出了工作要求。

项目部注重横向到边“阶段性”培养,严格落实推行导师带徒工作,在“入职型导师带徒”基础上,创新“领导结对新人”模式,通过项目领导班子与新员工“一对一”结对培养,帮助新员工建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工作中及时纠偏,促使新员工快速成长。同时开设“职工课堂”,项目部专业人员进行授课及经验交流,以点带面,对员工的知识、技能等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提高员工岗位实操能力。

“我将继续根据之前制定的培养计划,主动与徒弟进行沟通交流,按照缺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练什么的原则,落实好专业岗位月度培养目标。”师傅们一边介绍自己的培养计划,一边认真听取徒弟们想学习的知识。“跟着师傅,我主要学习了物资设备部的内业资料处理,和财务、计合部门进行工作对接,以后我想深入现场,多了解施工所需物资设备的组织供应工作。”在师傅和新徒弟们续签完导师带徒协议后,项目经理赵涵滢对新员工们寄予了厚望,“希望你们与师傅结成新的对子,一对一传授经验,珍惜机会,不耻下问,学习他们爱学习、爱钻研的精神,在实际工作中不当看客,实现一年成长、两年成才、三年挑大梁。”

南京地铁11号线项目部围绕“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永争第一”文化传承,以高质量履约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展现新时代一局人风采,凝聚企业发展“青”力量。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