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我眼中的那些“电建父亲”

发布日期:2024-06-14 信息来源:四公司 作者:蔡利娜 摄影:蔡利娜 字号:[ ] 分享

 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战略部署,深圳,这座经济活跃的前沿城市,再次热情地张开双臂向水电一局招手,水电一局再次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这个一直热爱的城市,步入15号线地铁线路的建设阵地。他们头带“中国水电一局”字样的各色安全帽,出现在项目需要的各个岗位,他们不仅心中装着对家人的爱,更装着对轨道交通建设工作的爱,他们就是那些“电建父亲”。

热情——化为“电建父亲”的激情

杨玉清,是水电一局深圳地铁15号线的副经理,负责施工现场的全面工作。自去年10月份配合完成深圳地铁12号线的收尾工作后,他转战到15号线的“战场”。用他的话说,“我就好比一块砖,哪里需要我就往哪里搬”。怀着一腔热血,会管理、懂生产的他,一来到工地,又“重操旧业”,很快进入状态。刚进场,摆在面前的是交通疏解、管线迁改等前期工作,他与对外协调工作负责人,无缝沟通,紧密联系,通过早班会、领导带班、专题会、专项检查等措施,解决问题在第一时间,为的是争取早日啃下“硬骨头”,为工程开路。  

能力——化为“电建父亲”的担当

今年5月份,前期临电迁改影响了现场进度,不能实现完全“倒边”,不能全面展开主体施工。面对这样的“绊脚石”,“久经沙场”的杨经理果断作出“半倒边”的“战术”,“倒出一块,施工一块,绝不能让阵地闲着”。本着这样的原则,他带领现场年轻管理人员,不等不靠不要,在场地北侧用围挡围出导改路,首先进行北侧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将工期整整提前了10天。

细节——蕴含“电建父亲”的品质

一个车站,管理起来不是那么简单。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后,每一个工序之中、工序与工序之间,他都想得细致入微,就像编制了一张无形的大网,环环相扣,疏而不漏。“细节决定成败”。他说,凡是必须“干一看二想三”,粗枝大叶肯定是不行的。有着20多年现场管理经验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更是这么教授现场年轻人的。在现场,凡是经过一个地方,他总能看清问题本质,戳中要害,要求作业队抓紧跟进完善工作。这些,不仅得益于他的经验,他的心细,更是因为他的勤快。工程部的周计划,他都参与编制。“纸上谈兵终觉浅”。实际与理论的完美结合,促进了周计划的周密可行。能把现场安排的明明白白,也得益于他对每周计划的了如指掌。当你问他钻孔灌注桩完成的根数时,他毫不犹豫地说“61根,总量的22.2%”。他从没有觉得自己“有经验”而不屑,从没有觉得自己“心够细”而敷衍,总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每一项工作。

眷恋——来自“电建父亲”的柔情

他对工作的热爱超乎我的想象。临近退休的他,在被问起退休后的打算时,一脸眷恋地说“只要领导需要我,我还会在工地干下去”。

像杨经理这样的电建父亲,工地上还有无数。王栋梁,是四公司的副总经理,也是这个项目的工地经理,一把手的的担子压在他身上,忙碌、抗压是常态,他常说,“我一定要带好队伍,实现对业主的高质量履约”。郭胜雨,项目经理,分管物资设备部,业务成熟,管理能力过硬。耿庆,主动认领“先锋”责任,穿梭于各个产权单位、交警队之间,为工程开路。于建国,装配式专班的一名成员,像一名“工匠”,专注、钻研“平顶大分块”装配式车站施工技术研究。韩绪峰,一名电工,挥汗如雨地接线,重复一个动作而从不厌烦,为项目电力系统保驾护航……

我眼中的他们,是电建员工,是电建父亲,双重身份,不同表达。他们岗位不同、性格不同、乡音不同、习惯不同,但他们却又那么相同,那就是干事创业的激情相同、勇于付出的担当相同、背井离乡的情况相同、割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相同。他们在岗位发光、发热,贡献智慧、贡献力量。

“父亲节”到了,衷心祝愿他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