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烤”验,地铁建设者不服“暑”
来源:四公司 作者:孙洋阳 时间:2025-08-29

“再热,咱也得保证工期,进度不能慢,标准不能降!”李师傅头戴安全帽,身着工装,汗水已浸透了后背。

8月28日,南京气温突破35℃。持续的高温天气给南京地铁11号线项目的建设带来了严峻“烤”验。工人们正以“不服暑”的劲头,战高温、斗酷暑、保进度、促民生,在施工现场上演着一场场与时间的赛跑,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局铁军的硬核担当。

为全方位保障施工安全与进度,项目部积极应对、多措并举。一方面,通过科学调整工作班次,推行“做两头、歇中间”、“早出早归,晚出晚归”的灵活作业模式,巧妙避开高温时段。并且明确规定,当气温超过38℃时,立即停止一切户外作业,从源头上降低高温作业风险。同时,通过增加倒班频率、降低高温时段劳动强度,确保作业人员始终保持良好状态,为施工安全与效率“双保险”。另一方面,项目部提前组织各班组开展应急培训,详细讲解高温作业的危害、中暑的症状及急救方法等知识,进一步提升作业人员应对高温天气的能力。

为了给工人打造凉爽的作业环境,项目创新性地引进了高杆喷淋系统,一根根高达15米的白色钢杆环绕而立,每一根杆顶都配备了25个高压雾化喷嘴,能够360度全方位旋转,一旦指令下达,高压泵便瞬间启动,极细的水雾从高空倾泻而下,形成一个半径达10余米的立体水雾屏障,不仅为整个基坑工作面覆盖清凉,有效降尘的同时还能将现场温度降低 4-6℃,让露天作业的工人告别 “炙烤” 模式。

在“物理降温”之外,项目部更把“健康保障”做到了工人心坎里。各施工区域的休息亭内,桶装饮用水、冰镇绿豆汤随时供应,工人歇工时就能随手喝到解暑饮品;每个班组的休息室内,医疗保健箱内藿香正气液、板蓝根、清凉油等药品一应俱全,由专人定期检查补充,确保突发不适时能及时取用。不仅如此,项目部还着力改善作业区和生活区的基础条件:给作业面临时休息室加装风扇,为宿舍更换静音空调,每天安排专人对食堂、宿舍进行消毒清洁 —— 从工作到生活,从降温到健康,全方位的保障让建设者在高温下也能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夕阳西沉,工地依然焊花闪烁、机器轰鸣,汗水浸透了工装,南京地铁11号线也在酷暑中加速延伸。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