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8月3日,水电一局承建的西南某水电站导流洞出口边坡施工已全面进入收尾阶段。该项目始终贯彻“首件验收、样板引路”的质量管理模式,成功打造出边坡平整度偏差小于5厘米、锚索张拉合格率高达100%的高标准工程,树立了水电行业边坡施工的新标杆。 导流洞出口边坡位于下游出口与临时围堰之间,底板开挖高程为2592米,坡顶高达2730米,最大垂直落差达138米。面对1:0.5的极限坡比和垂直开挖段等复杂条件,项目部通过地质勘测精准识别岩体参数,施工中采用“锚喷+格构梁”复合支护协同作业。施工完成后,高边坡宛如为山体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形成了“钢筋骨骼+混凝土肌肉”的复合结构。 项目部在确保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克服了交叉施工的不利因素,提前完成了该节点目标。项目负责人形象地比喻道:“每级马道宽度误差必须控制在厘米级,高边坡的厘米级施工犹如在破碎山体上进行‘显微手术’。” “这不仅仅是建造一个边坡,更是在编写一本高陡边坡施工的‘技术密码本’。”水电一局在该项目导流洞出口边坡施工中,通过地质动态调控、复合支护、衬砌工艺、智能监测体系等多重核心技术创新,成功攻克了高陡破碎边坡及衬砌的施工难题,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范式,也充分展现了一局技术力量的飞跃。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