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到一局国际人,职场路的蜕变


发布日期:2025-07-15 信息来源:国际公司 作者:王洪祥 摄影:陈敦倩 字号:[ ] 分享

七月的风里裹着春城草木的清香,我带着满溢的热忱走进水电一局国际公司。像一场温和的蜕变,学生时代的青涩在办公室的晨光里慢慢褪去,职场人的轮廓正一点点清晰——原来成长从不是突然的转身,而是藏在每一次认真倾听、每一次尝试实践里的渐变。

第一次推开公司大门时,在前辈们寄予厚望的眼神中,参观公司荣誉室,玻璃柜里的奖杯在灯光下泛着微光,想象着前辈讲起项目组在异国他乡克服恶劣环境、攻克技术难关的情景,胸口忽然涌起一股热流。那些关于“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字句,不再是书本里的概念,而成了前辈们踏过的足迹、我们这代新人要接过来的责任。

入职之初的夜晚,书桌前的台灯总亮到很晚。浏览器里“财务岗位精准度要求”“职场新人避坑指南”的搜索记录越攒越多,我把整理出来的经验帖绘制在笔记本上。毕竟,国际业务的财务工作内容涉及我未曾踏足的知识领域且不得半分马虎,每一笔资金计划都连着海外项目的进度,每一个数字都系着整个团队的信任。现在再翻开那本写满批注的笔记本,第一页的“怕犯错”三个字旁,已经多了一行新的字迹:“错了就改,改了就成长”就像前辈们常说的,海外项目的钢筋是一截截接起来的,我们的专业能力也是一点点练出来的。

这份将个人成长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紧紧相连的事业,早已在我心里扎了根。往后的日子,我想把在党旗下的誓言融进每一次工作里,让非洲工地上的每一度电、每一方水,都能看到我们财务人严谨的守护。以专业为尺,量准每一笔跨境资金的流向;以责任为墨,在国际业务的蓝图上,画出属于我们新代一局国际人扎实的奋斗轨迹。毕竟,最好的传承从不是复刻过去,而是带着前辈的热忱,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