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小记:在泥土与图纸间生长的日子
来源:四公司 作者:赵张巍 摄影:冯全奇 时间:2025-09-10

时光悄然流淌,入职已经两个月了。这六十天,像一段浓缩的旅程,让我从理论的岸边,真正涉入了工程实践的河流。回望这段日子,感触颇深,非止于技能的积累,更在于视角的转变、团队的融合与内心的沉淀。

最初踏入现场,扑面而来的是泥土的气息、机械的轰鸣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曾经课本上冰冷的术语——“基坑支护”、“盾构施工”、“钢筋绑扎”——变成了眼前具体而微、可触可感的现实。我跟着前辈深入施工一线,看他们如何用专业的眼光审视每一处细节,用丰富的经验预判每一个潜在风险。我明白了,真正的学问不止于知道“是什么”,更在于懂得“为什么”以及“如何做”。脚下的泥土与钢筋,教会我的第一课是“敬畏”——对规律的敬畏,对安全的敬畏,对这份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事业的敬畏。

而后,是图纸的世界。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那些曾经看似繁杂的线条、符号和数据,逐渐变得清晰而有生命。我学习着如何将二维的图纸与三维的现场空间在脑中精准叠合,理解每一根线条背后的设计意图,追溯每一个数据背后的计算逻辑。“吃透”二字,谈何容易?它意味着不止看懂,更要洞悉其背后的逻辑、标准和规范。这个过程,锻炼的不仅是眼力,更是心力和思维,让我深刻体会到工程建设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严谨与精确。

如今,在机关工程管理部的轮训,又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从这里,我得以跳出单个作业面的局限,尝试从更宏观、更系统的视角去理解项目的全貌:进度如何统筹?资源如何调配?风险如何管控?各部门如何协同?这种全局观的初步建立,让我意识到,一个伟大工程的诞生,是无数精妙细节与高效管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最充满活力与激情的部分,莫过于下班后与同事们、前辈们一同进行的气排球训练。这份拼搏,如今被赋予了更清晰的目标和更光荣的意义——为了即将到来的职工气排球比赛。汗水与欢笑中,我们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舒缓压力,更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战:代表项目,代表公司,在赛场上展现我们建设者除了严谨认真之外,同样昂扬拼搏、团结协作的风采。每一次传球、每一次扣杀、每一次默契的跑位,都不再仅仅是游戏,而是为集体荣誉而进行的备战。这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无论是在轰鸣的工地,还是在热烈的赛场,我们始终是一个并肩作战、心手相连的团队。这份为同一目标而奋斗的凝聚力,正是我们企业精神最生动的体现。

两个月,短暂却丰厚。我从现场的“泥土”中汲取实践的养分,在图纸的“方寸”间锤炼思维的精度,于管理的“全局”中提升认知的维度,更在备战的“赛场”上感受团队的激情与荣誉。深感前路漫长,所学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心中已多了几分坚定、从容与为集体而战的豪情。期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继续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无论是在工程一线还是在运动赛场,都能为这份共同的事业贡献自己绵薄却坚实的力量。


【打印】 【关闭】